其实想写“吴言片语”这样一个系列的文字已经很久了,至少有10年。10年啊,我的确是个拖延癌晚期的P型人啊……
既然是开篇,就先聊下为什么这个题目想了10年没写却还没放弃。其实原因有很多,第一,小爷有资本。作为一个已经开始奔四的老男孩,前半辈子在上海,后半辈子在北京,刨掉记事前的那几年,在京沪两地生活的时间基本上相当了。吴侬软语是乡音,京片子是后天习得,经过20多年尤其是之后的这十几年在脑子里的冲突、混合、发酵,已然学贯南北,小有收获,自诩既是在北京上海话说得最好的,也是上海人里北京话说得最好的。记得大学有一次在水房(to老乡:北方的“水房”是盥洗室,不是开水房)洗漱,系里另一个班有个哥们儿问我:“老六,你是哪里人?”,我很得瑟地回了句“你猜?”,“北京的?”,(窃喜,但还是很客观地)“往南”,“大兴?”^_^
第二,好学会动脑子且略有点语言天赋。其实除了上海话、北京话、普通话、英语、Java(好吧,这个就不算了吧,说好了只谈风月,不谈技术的……)之外,对四川话、西安话、东北话、苏北话也是能听能说的。我一直觉得要掌握一门方言(包括外语)得分三步去了解:语音语调、思维方式、特有的词汇及语言现象,如果你是男生,最好再涉猎一下粗话脏话……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第三步,尤其在你熟稔了好几门方言(比如小爷)之后,你会发现这绝对是你在闲扯淡尤其是在酒桌上闲扯淡时能让所有人聚精会神听你一个人嘚啵的谈资。这里先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之后我会开单篇详细展开。有关特有词汇的,光“老婆”这一个词,在上述方言里至少有“媳妇儿”、“家里的”、“家子婆”、“堂客”、“婆姨”等各种叫法,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尝试和上面的方言对应一下。有关语言现象的,我们上海人说话喜欢双重否定,尤其在表达强烈的主观感受时,这点让很多北方人很无语,一句话听完脑子得绕好几个弯才能理解。比如夸一个姑娘瘦,北方人很直接,“内姑娘好(真/太/特/贼/巨/老)瘦(了)”,而上海人的“双重否定”:“搿小姑娘覅特瘦哦”。如果场景是上海人和北方人在交流,上海人会自动切到上普模式,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这个小姑娘不要太瘦哦”,我估计八成的北方人得懵圈(“这孙子说什么呢,这姑娘到底是瘦是还是不瘦?”)。而另一边,其实有时候听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说话也需要进行逻辑分析,不信?试着理解下“我比你胖点有限”,还有更狠的:“我比你不瘦”,结合前两句的终极大招:“我比你不瘦点有限”,听完了是不是有骂一句“你们北方人说话不要太难懂哦”的冲动?
第三,有刨根问底的精神,重度强迫症患者。没来北京之前,说上海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张嘴就说了,不会去考虑太多,更不会去深究那些天天说的字、词、句有没有更深的含义。而来了北京之后,为了有时候能跟北京的朋友解释一些有意思上海话元素,也为了上面说的那些“谈资”,我开始去思考一些东西。最直接的,原先我一直以为上海话里的很多字词在普通话里是没有对应的,只是那些发音被继承了下来。但是后来琢磨的多了,也看了不少资料,发现不是没有对应的字词,而是没有对应的“现代字词”,因为上海话从语系上说是吴方言的一支,保留了很多的古汉语字词甚至语法(比如“隑”,发音gai,阴平。我估计没人认识吧,但这个字上海的小伙伴们经常会说,只是不知道那个音对应这个字罢了。具体意思大家自己去查吧,查完绝对有一种“我靠原来是这个字”的快感~)。由于这方面的资料相对较少,还有很多释义、发音、语法上的对应没有资料佐证,我只能去推测。后来慢慢发现北京话也有同样的问题,虽然比上海话好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的音有对应的现代汉语文字,但当初这些语言现象是怎么形成的,有些至少我身边很多年轻的胡同串子已经解释不清了(比如为什么北京人骂街用“丫”?)。而对于一个强迫症晚期的工科男来说,只有猜想没有证明或者看到现象但不知道原理是一件相当让人不安的事情,于是除了思考、提出问题之外,我开始尝试去收集、整理一些东西。而之前的这些整理全都在脑子里,这几年越攒越多,加上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了,是时候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这些东西记录下来了,哪怕只是我脑子里闪过的一个念头。(真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财务自由了,家庭各方面也没有压力了,我会回到校园去念个博士,但不是计算机,而是方言尤其是吴方言的研究,做一些学术性的整理的工作。以工科生的思路去做文科的学问,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四,有些情怀。这里的情怀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希望能够改善南北方尤其是京沪之间那种莫名的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情感上的隔阂甚至是对立。至少能影响我身边的人,而语言是个很好的载体。情怀之二,我经常和朋友们喝酒聊天时说,我越来越为(正宗的)上海话的存续表示担忧了。我们这一代开始的上海孩子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受害者,其实也是推广普通话政策的牺牲品。北方的孩子可能想象不到在学校里的这种场景:学校里到处挂着“推广普通话”的大横幅,时不时的还搞一下普通话推广周(月)。上课用普通话授课可以接受(但我还算有幸,当年学校里有几个老先生用上海话教课),但连课间跟同学用上海话聊个天有时都会被班干或者路过的老师提醒“请用普通话”,心里绝对万马奔腾……而说到老师,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尤其是语言开蒙时期的幼儿园的老师是新上海人,身边非上海本地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张口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说我们80后的上海孩子是不幸中的万幸,至少上学前几乎是不(会)说普通话的,那最让我担忧的是我们之后的90后、00后,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他们从根上就没好好学过上海话,到了学校再被“推广普通话”一抹,那真的就只剩下“洋泾浜”了。有时回上海在大街上、公交上看见学生模样的孩子们三两成群,对话全是普通话,顶多带一点上海腔,心里真的很伤感。而真正触动我开始思考上海话可能会“失传”的这个悲观问题的是有一次在小区里看见两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吵架,连脏话都是标准的普通话……北京的小伙伴们你们能想象在胡同里看见俩孩子干仗,动手前不是“抽你丫的”而是吐字标准的“你他妈的”甚至是“fuck you”吗?所以基于这两个情怀,我想记录一些文字,一是想让南北方的朋友能够从语言层面互相加深了解,因为我真的见过有些因语言而起的冲突,其实两边都没错,而是语言表达、理解上的差异上带来了误解。二是展示京沪方言的魅力,尤其是告诉大家上海话这个根不能断!
第五,天时 & 地利。身边有些上海朋友有时很好奇,为什么我会这么熟悉北京的方言甚至是土话,他们身边也会接触到北京人,但是很多话他们从来没听过。而另一边,我有时候说话甚至会惊到北京的朋友。有一次打车,刚上车后忘了是因为什么,想让师傅在不远处停一下,于是开口说了句“您到前面路灯底下踩一脚”,师傅立马兴奋了,“你是北京的吧,‘踩一脚’都好多年没听人说了”……其实原因很简单,举个例子大家都能明白。如果你身边有个外国朋友,刚来中国,中文说得磕磕绊绊,听力全是照着标准的播音员录的磁带练的,你们交流的时候你说话绝不会夹杂着成语、古诗词、歇后语、俏皮话吧,语速还得降一个档次,发音还得清楚了,估计连笑话都不敢说。但一年后,外国朋友说话利索了,听力也进步了,这时候你说话应该可以时不时地甩几个双关了。再往后,交流的障碍越来越小,你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现象会越来越多。如果你们相处个10年,交情又不坏(上海的小伙伴们请逻辑转换一下,前文有教程~),你们平时聊天如果不带丫、靠、操,那绝对是你不够意思了。我的情况是一样的,正因为在北京呆了十好几年,身边又有不少北京所谓的“胡同串子”,而他们也不会因为顾忌我听不懂,在开口前刻意地过滤掉一些字词句,才能让我听到(几乎)最纯正的北京方言。说的骚一点,那真的是“浸淫”啊。你在新东方报个班和在美国呆5年,学到的肯定不是一样的英语啊~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篇算开了。发现自己很久没码字了,略显生疏,从下班到现在竟然码了3个多小时……另外如开篇所说,我是拖延癌晚期,因此下一篇真不知道何时再续,如果大家等得着急了,可以在公众号上“善意”地鞭策我一下,在此谢过~
-- EOF --
除非注明(如“转载”、“[zz]”等),本博文章皆为原创内容,转载时请注明: 「转载自程序员的信仰©」
本文链接地址:公众号开篇——但愿此号一开,京沪从此成一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