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会很火,火得成了敏感词,于是只能以2会代替。又由于IBM HR流程的缓慢,依然赋闲在家,于是每天一睁眼便打开电视锁定在ccav-13,一直到晚上睡觉。关注得多了,便有了一些想法,于是借自己的自留地,提几个问题
一、有关记者会
记者会应该是每天最有看头的一段节目,各路记者长枪短炮,围绕特定的topic向台上的代表或委员提问。但是,明明整个提问环节时间很短,想提问题的记者又很多,记者拼了命了将问题精简,谁知道话筒一到台上的手里,整个节奏就慢了。尤其是那天发改委的张平,一个问题提出,话筒到了他手里,先打了十几分钟的太极,语速慢,离题千里,还一股浓重的山东腔(公务员不是要考普通话的么?还是只是小公务员要考?),二十分钟了一个问题还没回答完,完全在那里浪费时间杀人不偿命
还有就是那天杨洁篪答记者问时,到了最后,主持人来了一句:“请第四排那位法国女记者提问”,正在我诧异时,那位女记者果然站了起来提了一个不温不火的问题。主持人是神人啊,只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他竟然能一眼就看出来是法国人。我只能对自己说,这不是事先安排的,这不是事先安排的⋯⋯
二、有关代表
ccav每天总有一个代表面对面的环节,让有问题的人民群众通过镜头直接与代表面对面地交流。原本是一个很不错的idea,一下拉近了群众与代表的距离。但是看了几期我总觉得不那么舒服。人大代表应该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我”进京开会反映情况的吧。但是每次面对面,被邀请的代表都是舒舒服服地和主持人坐在演播室里,谈笑风生,而镜头那边的人民群众,都是毕恭毕敬地站着说话。完全不是“那个谁,我有点问题,你代表我反映一下呗”的感觉,而是“大人,小民有点小困难,您能不能受累替我向上面禀告一声?”。到底谁是谁的衣食父母啊?
三、还是代表
每年两会,我们总能看到“截至x月x日,今年共收到提案xxx条,比去年增加了xx%”。其实我还想知道另外几个数字:
- 有多少提案是去年甚至前年就已经提出的?
- 有多少提案互相之间是重复或相似的?
- 有多少代表没有携带任何提案、建议、意见,只是和倪萍婶婶一样进京举个手的?
的确每年的人大代表中大多数都是花了很大的精力调研、走访,然后提出提案,反映群众的呼声。但是
-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假设每个代表一年平均只能准备2个议案,那他肯定会只准备他认为最重要的2个提案
- 代表在准备一个议案时不可能与其他代表进行充分沟通,去了解“我”想反映的问题是不是已经有其他代表开始着手调研了?或者更甚于,之前是不是已经提过了?(即使是连任的代表,也不可能了解去年所有提出的议案,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吧)这将是一个N维全连接图,节点之间互相沟通的时间复杂度是O(n*n),于是,难免有重复
于是,我能够想象到的是,尽管提案数量很多,但是在比较普遍的民生问题上,不同的代表会提出相似的提案。比如今年的粮食价格上涨,我相信不同地方的代表都会提出类似如何抑制粮食价格上涨,如何减少中间环节,通过实现田超对接来压低价格等的提案。这样意味着,代表之间的内耗或者说无用功很大,提案只能集中覆盖比较普遍的民生“大”问题,而“小”问题由于代表们的精力被内耗而无暇顾及。但是,长尾理论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曲线的尾部(“小”问题集合),即使单个分量(这里我们将纵轴定为“严重程度”)很小,但是当这些分量累加后(假设“严重程度”可被叠加),总和将会超过大大的“头部”(“大”问题集合),而且尾部越长超过得越多
于是我的问题是,在如今这种民生“小”问题激增的年代,这种只关心“大”问题(虽然是由于上述假设而无意形成的)的人大代表集中提出议案的参政议政形式是不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使用互联网让代表(当然也包括人民群众)对过去的提案进行分类搜索(包括对议案处理情况的追踪),并对每个议案进行分类,打上(多个)标签,当出现标签高度覆盖时,建议合并议案,让代表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反映那些所谓的“小”问题,提高两会提案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 EOF --
除非注明(如“转载”、“[zz]”等),本博文章皆为原创内容,转载时请注明: 「转载自程序员的信仰©」
本文链接地址:有关1+1会
Today on history:
【2008】Fuck the Fucking Fuckers
【2005】翻译Nice文档
【2005】Nice用户手册(一)
发表回复